运动多就一定活得久?一项研究打破了这个迷思!科学家追踪了2万多对双胞胎赤盈配资,研究了45年后发现:运动不是越多越好,过量反而可能让身体老得更快。适度运动才是延缓衰老的秘诀!
这项研究从1975年开始,一直持续到2020年。研究人员找了22000多对双胞胎,观察他们的运动习惯和身体变化。双胞胎的基因几乎一样,生活环境也相似,这让研究结果更可信。他们发现,运动量和身体衰老之间是个“U形曲线”。啥意思?不运动的人衰老快,运动太猛的人也衰老快,只有适度运动的人身体老得最慢。
为啥疯狂运动反而不好?科学家分析,运动量太大的人,身体里一些“老化蛋白”会增加。这些蛋白跟心脏问题、肾功能下降有关。尤其是那些每天高强度运动的人,短期内死亡风险会降低,但长期看,效果并不明显。适度运动的人,身体更健康,衰老速度也慢。
适度运动到底是啥样?世界卫生组织给出了建议:每周150到30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,比如快走、慢跑、游泳,每天20到45分钟就够了。如果喜欢高强度运动,比如快跑或骑自行车,每周75到150分钟就行。力量训练也很重要,每周至少两次,练练腿、背、肚子这些大肌肉群,能防止肌肉流失。
怎么判断运动强度?有个简单办法:运动时能说话但不能唱歌赤盈配资,就是中等强度。如果连话都说不顺畅,那就是高强度了。可以用心率表帮忙,算一下心率。中等强度的心率大概是(220减去你的年龄)乘以60%到70%。比如40岁的人,中等强度心率大约是108到126次每分钟。
运动过量有啥信号?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的王健全医生说,每天中等强度运动1小时最好。如果运动后肌肉酸痛得厉害,关节不舒服,喘不过气,或者大汗淋漓,可能就过量了。更严重的是,运动中如果心慌、心悸,得赶紧停下来。长期运动过量还可能让人头晕、焦虑,甚至血压升高。
想运动得健康,得记住几件事。第一,安全第一。运动前看看自己状态,昨天喝酒了、没睡好,或者刚感冒,最好悠着点,别剧烈运动。第二,慢慢来。平时不运动的人,别一下跑个5公里,先从每天快走15分钟开始,每周稍微加一点。第三,别跟别人比强度,尤其是年纪大或心脏不好的人,保持中等强度最安全。
力量训练也不能少。很多人只跑步不练肌肉,其实每周两次练练深蹲、俯卧撑,能让身体更强壮。如果不去健身房,家里用弹力带或者搬点重物也可以。每次练8到12次,腿、背、胸、肚子都要练到。
运动完别忘了恢复。拉伸5到10分钟,能让肌肉放松。剧烈运动后别马上停,慢慢走走,做点“冷身运动”。运动时多喝水,小口喝,别等渴了再喝。如果是大运动量,出汗多,可以喝点含电解质的饮料,补充流失的盐分。
这项研究还告诉我们,运动不是为了追求极限,而是为了健康。很多人以为运动员每天大运动量肯定长寿,其实不然。那些长寿的老人,很多只是每天散散步、做做家务,运动量不大,但坚持下来,身体更健康。
适度运动的好处不只是身体健康,还能让人心情更好。想想看,每天抽半小时快走,晒晒太阳,活动活动筋骨,整个人都轻松不少。研究数据也支持这点:适度运动的人,短期和长期的死亡风险都比不运动或过度运动的人低。
生活中,很多人对运动有误解。有人觉得不累到筋疲力尽就不算运动,有人觉得运动越多越好。其实赤盈配资,健康运动的关键是适合自己。每个人的身体不一样,年纪、状态都影响运动选择。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,才能坚持下去。
盈禾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